借券不需強制回補 有心人讓股東會門戶洞開
黃鳳丹
每年上市櫃公司董監改選前,有心人士透過不同操作策略與工具,滲透公司經營權等亂象叢生,繼日前市場派利用假外資炒作大同,現在市場又有新手法,利用「借券不需強制回補」的優勢,大量取得參與股東會的權利,藉此壯大勢力。
專家指出,借券有「定價、競價、議借」三種方式,前兩種需要經由證交所撮合,唯獨議借是由借貸交易人自覓相對人,依最高年利率20%以下,0.01%為升降單位,雙方自行議定費率及「其他借貸條件」,而這所謂的其他借貸條件,就包含取得參與股東會權利、除權息的所得如何補償出借人等,只要出借人同意,即便最後過戶日到了,借券人都不需要急著還券。
近10日借券餘額大增的公司,包含玉山金、華通、華邦電、永豐金、大同等,恰巧也都是今年要進行董監改選,除大同的最後過戶日已過,假外資炒作也已遭徹查,其餘最後過戶日都還沒有到,在市場還未發覺前,默默遭有心人滲透勢力。
玉山金自3月2日爆出10萬張大量後,借券餘額水位一路上升,近10日快速增加近萬張,上周五攀升至11萬張,創下近1個月來新高;華通近10日借券增加7,526張,上周五已達7萬1,915張,衝上1年來最高;華邦電上周五更爆出28萬張大量,借券餘額重回5萬張大關,近10日增加4,425張。
證券商業者觀察,這些借券有可能是為了未來會進一步賣出,但近期市場上出現有心人士透過借券管道,在上市櫃公司董監改選前停止過戶前一兩周,去各證券商找顧客借券,因為營業員有顧客庫存明細,以些許費用借到券取得股東會投票權,停止過戶後再還券(反正已取得權利),藉此來壯大勢力滲入公司經營權。
今年要進行董監改選的上市櫃公司超過450家,除了董監持股較低容易遭來市場派盯上,搶買籌碼、收購委託書等招數一一出爐,借券管道也意外成為工具之一。專家表示,由於借券沒有融券需要在股東會前2個月一般強制回補,且一旦出借人將股票借出,借券人可與出借人商議得到參與股東會的權利,這原是主管機關的善意,不應被有心人操弄,會密切注意。
190檔融券回補 點火軋空
經濟日報 記者王皓正、魏興中/台北報導
近期上市櫃公司密集公布股東會日期,依時程推算,計有190檔個股、6萬張融券,須在清明連假前強制回補,本周將由融券餘額較高的彩晶、台積電等,領銜展開軋空回補行情。
根據法令規定,股東會前兩個月融券須強制回補。以此推算,高達6萬張融券,須在3月31日前回補,占目前台股整體融券張數37.5萬張約16%,在中多格局未變下,高融券市況有機會成為軋空助力,可望增添後市表現的想像空間。
觀察本周將回補融券的個股,以彩晶仍有6,574張融券最多,中石化6,149張、台積電3,350張,排名第二與第三;另外,亞光、亞泰、精材、宏捷科、威剛、達欣工等,融券也都超過2,000張。
進一步分析這些個股的券資比,以達欣工的64.2%最高,亞泰44.6%、台積電35.7%。
其他券資比超過一成的個股,還包括祥碩、致茂、華碩、碩禾、台塑化、奇力新等。
全曜財經資深分析師陳唯泰表示,近期台股高檔震盪整理,中長多格局未變,部分具轉機題材、或公司派主導個股,表現相對大盤強勢,一旦融券最後回補日逼近,將有利股東會前的融券軋空行情開展。
台新投顧協理黃文清指出,由於股東會行情和季報、年報公布的時機相近,預料上市櫃個股的獲利成長、題材想像等,仍是市場關注焦點。
同時,融券回補張數的多寡、以及券資比的高低等,更是攸關軋空行情能否展開的關鍵。
(工商)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0327001715-260410 https://udn.com/news/story/7251/2366913?from=udn_ch2cate6645sub7251_pulldownmenu

+低價手續費 免出門好方便!!!
安卓Android下載: 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com.concords.Futures.onlineacct
蘋果IOS下載:https://appsto.re/tw/D_Hjfb.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