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綜合醫院中醫科醫師陳彥仁建議,民眾若擔憂油害傷身,可食用紅豆、綠豆來解毒。
圖/童綜合醫院提供
油品食安問題連環爆,民眾擔憂,中醫科醫師指出,油害傷身屬慢性中毒,難以察覺,應儘速排出,若有急性腸胃炎等明顯症狀要即早就醫;
若無明顯症狀,可多運動適度排汗,或食用紅綠豆、注重消化系統平衡,避免毒物積存人體。
童綜合醫院中醫科醫師陳彥仁說,中醫排毒有「汗、吐、下」3種方式,醫師建議患者可多運動、洗熱水澡發汗排毒,使用麻黃劑發汗解藥也可發汗,將毒素排出體外。
「吐法」利用催吐將不小心吃進體內的毒素排出,不過現代中醫較少使用。
「下法」是從大小便排毒,中醫會用瀉下劑,如大黃、芒硝、番瀉葉等,讓已下肚的毒物快速離開腸道,以免被腸道吸收積存體內,甚至損害腸胃道,如果平常排便較不正常,更要注重改善消化系統,以免排便機制無法發揮排毒功能。
民眾擔心吃到劣質油,毒素累積在體內,陳彥仁建議可食用紅豆、綠豆來解毒,腸胃不好的人,可再加等量的黃豆及兩三片的生薑一起煮。
陳彥仁表示,多選用「食物」而非「食品」,購買油品時可輪流選購不同廠牌以分散風險,盡量選擇成分單一的油品,少用調和油及精製油,較不會有人工添加物風險,烹煮時也盡量避免高溫炒炸,以免油品變質。
餿水油下肚 3強穴促進肝代謝
強冠企業回收餿水油混雜成食用油販售的「全統香豬油」,大量流入食品行、夜市和小吃店,製成肉醬、肉鬆、肉包、水餃、月餅等產品,潛藏的有害物質恐早已被民眾吃下肚,過量累積在體內可能影響健康。中醫師建議,保持大小便和汗腺暢通,且經常按摩3個肝臟對應穴位,有助於加速身體排毒,減輕毒素累積。
國內再傳黑心油事件,中醫師建議不小心吃下肚的民眾,可透過穴位按摩的方式幫助肝臟代謝和排毒。
葉明功:餿水油致癌性待確認
具有藥學專長的食品藥物管理署署長葉明功表示,油品將反覆高溫加熱,會酸化變質,但有關強冠企業回收餿水油製作劣質油的可能健康危害,目前尚沒有科學證據可直接證實與癌症相關,危害性仍待專家會議深入瞭解和確認。不過,這也不排除生產過程可能出現的重金屬、黃麴毒素、苯比類物質等會危害人體的衍生物。
誤食黑心油!暢通大小便+3穴位助排毒
對於餿水油的致癌性,義守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教授陳旺全也認為需更嚴謹的科學證據證明。不過,他也表示,回收油本身和重製過程所產生的衍生物,都屬於有害物質,會造成體內自由基增加,攻擊功能缺陷的器官和組織,長期增加糖尿病、肝炎、肺炎、高血壓等疾病的風險。
若不小心吃進黑心油製成的食物,如何加速體內毒素的排除?陳旺全中醫師表示,首先需把握大小便和發汗機制的順暢,以免毒素累積在消化道、泌尿道和皮膚之內,造成健康危害。若排便和排汗功能不佳者,可用無農藥殘留的玉米鬚泡水喝,幫助解尿排毒;多攝取高纖食物和少量大黃、肉蓯蓉,幫助潤腸解便;不易流汗者,則可經醫師處方,少量服用麻黃以幫助排汗。
穴位示意圖:肝穴。(圖片/華人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