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大陸B股?
小辭典/大陸B股
大陸證券市場發展初期因外匯管制等諸多因素,分為A股和B股兩個市場。A股是境內公司發行、註冊、上市,且以人民幣認購和交易的普通股票;B股則是境內公司發行、上市,早年僅限台港澳民眾和外國人投資,之後也開放持有合法外匯存款的大陸民眾參予。
上證B股以美元為交易結算貨幣,深圳B股則以港元為主。目前上海交易所上市公司總數達1,140家,其中B股上市公司僅52家;深圳上市公司總數達1,859家,其中B股僅49檔。由於規模與成交金額日益萎縮,過去幾年大陸關於B股何去何從的討論不斷。(記者戴瑞芬)
A股跟B股連動性
上海B股閃崩 人民幣劇貶為導火線 查稅引爆資金離場是元兇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上證 B 指昨天突然開啟狂跌模式,一度暴跌 6.7%,收市也挫 6.15%。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上海 B 股指數昨 (17) 日午後「閃電式」急瀉,最多跌逾 6.8%,創近 9 個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分析師指,人民幣貶值預期加劇是跌市導火線,而稅務總局發文對非居民帳戶「查稅」,可能引發資金離場,更是 B 股暴跌的「元兇」。
大陸國家稅務總局上周五 (14 日) 發布《非居民金融帳戶涉稅信息盡責調查管理辦法》,要求境內銀行由明 (2017) 年 1 月起,需盡責調查、識別非居民個人帳戶和企業帳戶。有境外個人投資者擔心其 B 股投資被徵稅,因此提前拋貨離場。
《星島日報》引述東興證券的報告指出,昨天是上述意見稿發布後的首個交易日,由於 B 股交易量小、流通量小、籌碼集中,部分違規或避險資金撤離,造成 B 股大跌。
以美元計價的滬 B 指昨收報 335.72 點,勁跌 6.14%。凱馬 B 股、匯麗 B 股等跌停。以港元計價的深圳 B 股跌幅較緩,深 B 股指數挫 2.34%,收報 150.58 點。
平安證券綜合研究所投資策略部副總經理羅曉鳴認為,人民幣在國慶後持續貶值,加大市場的恐慌情緒,但整體而言 B 股對 A 股實質影響不大,主要是心理影響。即使在波動較大的昨天,B 股成交折合約 15.65 億元,和 A 股昨天 4648.7 億元的成交額相比,仍只是一個零頭。
數據公司 Wind 統計,截至昨天,B 股總市值為 1.38 兆元 (人民幣,下同);A 股總市值則為 59.19 兆元。
亦有分析稱,B 股未來的發展方向一直不明朗,隨著深港通即將開通,B 股的作用可能進一步下降。香港《明報》援引華泰證券認為,B 股總市值遠不及 A 股,而且投資者結構與 A 股有很大差異,B 股散戶主要是境內持有外幣的投資者,所以 B 股變化對左右 A 股交易其實影響甚微,最多就是心理上的影響。
B 股是大陸專門為國外投資者而設的股票市場,其中上證 B 股主要以美元交易,深證 B 股以港幣交易,2001 年 B 股開放予境內投資者以外幣投資,但近年來隨着 QFII、滬港通等等市場開放政策出現,B 股的角色與功能愈來愈模糊,成交也低迷,雖然過去也嘗試透過 B 轉 H 去進行改革,但只有當年的萬科和中集較受關注,B 股「小眾市場」之勢未有因此而扭轉。
申萬宏源高級策略分析師徐磊接受香港《文匯報》採訪時指出,近期人民幣兌美元快速貶值,令大陸市場對美元需求急劇上升,拋售以美元計價的 B 股自然在情理之中,B 股「閃崩」或與美元流動性很緊直接相關。
B股昨大跌6.15% 人民幣不該背所有“鍋”
鉅亨網新聞中心※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昨日 (10 月 17 日) 午後,沉寂許久的 B 股突然異動,最終以美元計價的上證 B 股指數 (000003) 大跌 6.15%,以我國港元計價的深證 B 指 (399108) 也下跌了 2.43 %。受此影響,A 股昨日午後也出現跳水,最終上證綜指收跌 0.74%,結束了此前的七連陽。由於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昨日也恰巧大跌 222 個基點,繼續刷新 6 年新低,因此市場多數觀點將昨日 B 股的這種異動歸因於近期人民幣的下跌。
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雖然 B 股下跌有人民幣走弱的因素,但近期人民幣的這種走勢已經不是新聞,且人民幣至今並未出現趨勢性的破位。B 股選擇在周一出現這種大幅異動,在時間點上用人民幣走弱來解釋似乎有些牽強。至少,人民幣不應該背起所有的 “鍋”。
實際上,亦有市場分析人士指出,B 股大跌是受多重因素影響,比如:港股上周大跌 2.59%,B 股有跟跌嫌疑; B 股自身發展方向不明,流動性較弱,很容易受單一個體行為影響而出現大幅異動。
與此同時,記者註意到,上週五,國稅總局就《非居民金融賬戶涉稅信息盡職調查管理辦法 (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 公開徵求意見,稱中國將通過加強全球稅收合作提高稅收透明度,打擊利用海外賬戶逃避稅行為。
東興策略表示,本週一正是上述《徵求意見稿》發布之後的第一個交易日,鑑於 B 股交易量小、籌碼集中的特點,部分違規資金或避險資金的出逃,或是 B 股急跌並帶動 A 股調整的直接原因,匯率變動或僅是大背景。此外,還有分析指出,從回歸和相關性角度驗證,B 股走勢和人民幣匯率幾乎沒有相關性。
B 股大跌受多因素影響
10 月 17 日,B 股遭遇巨震,上證 B 股指數單日大跌 6.15%,創下自今年 1 月 11 日以來的最大跌幅。值得一提的是,B 股這根大陰線不僅吞沒了其自 5 月 26 日以來的漲幅,而且 335.68 點的收盤價更是接近今年 330.06 點的新低。
面對此情此景,投資者不禁要問——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 B 股這種異動?
“估計和人民幣最近持續走低有關。” 徳聖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員楊正飛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自 10 月 10 日開始,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就一直在走低。而根據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最新數據,10 月 17 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 6.7379,較前一交易日下跌 222 個基點,創下了一周以來最大跌幅。
記者註意到,由於上證 B 股以美元計價,而深證 B 股以我國港元計價。昨日,上證 B 股的振幅也要遠超深證 B 股。數據顯示,昨日上證 B 股中,凱馬 B、凌雲 B、匯麗 B、東貝 B 股、大化 B 股等多只個股跌停,超過 40 只個股的跌幅大於 5%。與之對應的是,深證 B 股中則沒有跌停的,跌幅大於 5% 的也僅有 6 只。
西藏琳瑯投資王琳則告訴記者,縱然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在最近一段時間走弱,但人民幣還遠未出現 “破位” 跡象。在這種情況下,B 股昨天的反應完全超乎想像。根據王琳的分析,B 股此番暴跌或許還有投資者非理性拋售的因素在內。
實際上,除人民幣近期下跌的影響外,市場上亦有分析指出,近期港股市場已經率先調整,比如上周恆生指數已經下跌 2.59%,本週一又繼續下跌了 0.84%,B 股昨日的下跌有跟跌港股的嫌疑。
此外,美國貨幣基金新規即將實施,其中提到允許所有貨幣市場基金在市場贖回壓力大時徵收流動性費用並設置贖回限制,以降低貨幣市場基金擠兌風險。這或許導致了部分 B 股市場資金提前撤離。
不過,記者註意到,從時間點上來看,與 B 股昨日大跌最契合的還是上週五國稅總局公佈的《徵求意見稿》。國稅總局表示,我國將通過加強全球稅收合作提高稅收透明度,打擊利用海外賬戶逃避稅行為,境內金融機構將從 2017 年 1 月 1 日起按照金融賬戶涉稅信息自動交換標準履行盡職調查程序,識別在本機構開立的非居民個人和企業賬戶,收集並報送賬戶相關信息,由國稅總局定期與其他國家 (地區) 稅務主管當局相互交換信息。
對此,東興策略分析指出,昨日 B 股下跌的 “導火索” 是匯率因素,但大跌可能是一種資金上的行為,由於 B 股流動性本身就比 A 股差,所以單個資金行為可能就會造成市場大幅度的下跌。國稅總局上述《徵求意見稿》發布後,部分違規資金或避險資金的出逃,或是 B 股急跌並帶動 A 股調整的直接原因。
此外,也有分析指出,從回歸和相關性兩個角度驗證,就走勢本身來說,B 股和人民幣匯率幾乎沒有相關性。
對 A 股影響尚待觀察
值得注意的是,在 B 股急跌的同時,A 股昨日也受到了明顯影響。昨日下午 2 時開始,滬深綜指齊齊跳水,最終分別下跌 0.74% 和 0.94%。對於 A 股投資者來說,不管 B 股下跌是出於何種原因,會不會對 A 股產生持續影響才是關鍵。
令人遺憾的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註意到,A 股與 B 股的聯動性似乎一直很強。
以今年為例,B 股指數在今年經歷了兩個階段的單邊下跌,第一個階段發生在 1 月份。在整個 1 月份,上證指數與 B 股指數的默契度非常高。例如 1 月 4 日、1 月 7 日、1 月 11 日,B 股指數分別下跌 6.82%、7.33%、8.06%,同期上證指數也出現了 5% 以上的跌幅。
第二個階段則發生在今年 5 月,5 月 6 日至 5 月 26 日,B 股指數的下跌幅度達到了 10.02%。而同期上證指數也從 5 月 6 日最高的 3003.89 點跌至 26 日的 2781.24 點,區間跌幅達到 7.41%。
從過往的部分數據來看,B 股對 A 股似乎也有一定的先行指示作用。例如 2013 年 2 月 19 日,B 股指數當天跌幅達 4.9%,並且徹底打破了此前的上升趨勢。而受 B 股的拖累,上證指數當天也隨之回落,並由此結束了階段性行情。去年 12 月 28 日,B 股指數下跌近 7%,上證指數也隨之大跌 2.59%。類似情形還發生在 2015 年 8 月 24 日和 8 月 25 日,這兩日上證指數和 B 股指數的單日下跌幅度均超過了 7%。
“從歷史數據來看,B 股指數確實與 A 股保持了正相關,但這一次好像不一樣。” 西藏琳瑯投資王琳表示,此前伴隨 B 股指數的暴跌,上證指數基本上也是以相近的幅度下跌。而在 10 月 17 日,上證指數的下跌幅度遠小於 B 股。
王琳認為,“這次 B 股的指示作用不像過往那麼強,反映出 A 股投資者情緒並沒有受到 B 股大跌的影響。投資者可以再持續觀望,關鍵還是看 B 股指數能否止跌以及 A 股是否會跟跌。”
也有機構認為,B 股下跌不能引導 A 股,相反 B 股對 A 股有滯後反應。華泰證券就指出,自 2001 年 B 股對境內投資者開放以來,B 股的平均折價率嚴格地圍繞歷史平均折價率 (等於同一家公司 B 股價格 / A 股價格)47.3% 上下波動。若在牛市期間,B 股的平均折價率會上升,在熊市期間往往會下降。這表明 B 股是落後於 A 股產生波動的。
華泰證券進一步指出,B 股總市值小,對 A 股的資金面影響甚微;B 股和 A 股的投資群體存在差異,重疊度底,也許會在情緒面上影響 A 股,但影響力甚微。
不過,由於共處同一經濟、政治和社會環境,儘管其市場參與者有所區別,但影響基本面的因素是大同小異的,從而使得 A、B 股市場的走勢也具有比較強的關聯性,而且這種關聯性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還會得以延續。
FROM:鉅亨http://news.cnyes.com/news/id/3578984 http://news.cnyes.com/news/id/3579113

+低價手續費 免出門好方便!!!
安卓Android下載: 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com.concords.Futures.onlineacct
蘋果IOS下載:https://appsto.re/tw/D_Hjfb.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