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市場基本上被歐債消息所主導,不過市場對好消息、壞消息的反應強度大有不同。對壞消息的反應不算強烈,對好消息(哪怕是不真實的好消息)卻強烈反應。加上美國經濟數據多數理想,藍籌公司業績也中規中矩,資金加大風險係數,VIX回落到31,部分資金由避險天堂流出,美債、美元下跌,股市上揚,石油價格帶動商品價格上行,歐元反彈。
歐洲債務危機仍在燃燒,但是市場卻進入恐慌疲勞狀態。歐洲領袖無法就危機處理方案達成共識,只是先後兩次在時間上給予承諾,這種望梅止渴式的承諾極其市場的期待和信心。市場在持續焦慮之後,對負面消息不再作出強烈反應,可是筆者看來,市場的反應弱化,不代表危機本身已得到解決,也許市場會在更大的壞消息中熔化。
歐債危機的核心,是銀行危機;歐債危機的本質,已由流動性危機轉化成為信用危機、破產危機。但是歐洲利益錯位的缺陷並未改觀,在解決方案上的攻守,歸根到底是誰出錢買單的問題。筆者不看好本週歐洲真的能夠拿出一個堅決的、一勞永逸的解決方案,“拖字訣”恐怕還會繼續,歐債危機導致間歇式的市場撕裂及拋售這種局面恐怕還會再演。
銅和鐵礦石價格最近暴跌。商品市場終於像股票市場那樣,意識到中國經濟的下行風險。筆者不認為大宗商品已經超跌,只是紐約、倫敦的商品交易員們的預期被重新拉回到一個現實的世界中來了。九月一個月內,國際商品市場資金淨流出達到99億美元,這種情況恐怕尚未結束。
以目前中國的鋼鐵/汽車/機械需求、基礎設施建設進程、出口訂單和房地產銷售情況,第四季度的傳統銷售旺季估計會相當地慘淡,年化環比的GDP增長跌破8%的可能性頗高。同時海內外一起去槓桿、去庫存。中國內部銀根緊張,投機資金平倉套現。而且商品價格越弱,商品庫存的抵押價值就越低,觸發新的沽盤。筆者相信這輪大宗商品的弱勢沒有走完,其背後是對中國需求和流動性的重新評估。
本週焦點:歐洲救市方案和美國GDP。週二美國消費信心預計50 vs上期的45.4。週三全世界關注德法領袖承諾的歐債解決方案;同日美國九月耐用消費品訂單,-2.5% vs -0.1%。週四美國第三季度GDP,筆者預計3%,vs 市場預期的2.3%及上期的1.3%。同日日本央行開會,料政策不變。
關鍵字:陶冬、弱勢、方案、關注、恐慌、市場恐慌、疲勞、增長、歐洲、預期、商品)
FROM:鉅亨網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111024/KDZU8ECH0BQ7T.shtml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