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實戶資金流港 謝金河:台股剩外資單腳
中央社 記者潘智義台北11日電
分享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指出,台灣的中實戶漸被港股吸走,台股會更加依靠外資加持,形成單腳站立的景象,一旦外資撤離,台股恐沒人接手,深港通開通,台股壓力更大。
謝金河在臉書直言,雖然最近中國大陸對保險資金投資鬆綁,為台股帶來更大活水,但港股殖利率比深滬股市高,加上監管治理透明,還有股息股利完全免稅的低稅誘因,港股會在深港通政策下,成為兩岸三地最搶眼焦點。
他開玩笑說,港股的月成交量都在1.3兆港元以上,跟台股相差不多,只是香港用港元計算,台灣用新台幣,這等於是台股每日交易量只有港股的1/4,如果對照1997年香港回歸前,台股成交量經常是港股的5倍多,可以看出台股明顯的邊緣化現象。
他以近1週最後一個交易日為例,香港股市再現逾千億港元的成交量,主板市場成交1173億港元,創近一年新高紀錄,推升港股大漲。
幾個月前,香港恆生指數只有1萬8287點,如今漲到2萬4364點,最大漲幅達33%,成為亞太股市最亮的焦點。
他認為,港股上漲的最大的動力來自深港通,從8月16日證監會通過深港通以來,從中國大陸流入的港股通淨買入金額達人民幣408億元,資金活水挹注,讓港股從7月以來,每天成交量都在700億港元以上。
港股成了資金順風車 內資外資各有算盤
鉅亨網新聞中心※來源:和訊網
內資外資齊來巧搭港股順風車
有評論文章指出,港股恆指上周五創逾一年新高,成交額破千億元,今次升勢顯是典型資金市,除北水南來,亦因外資正回流亞太包括港股。資金潮涌港股固難言估頂,惟搭順風車亦要毋忘資金急撤風險。這篇文章具有一定參考意義。
內資爆買港股外資密密低吸
港股升勢明顯轉強,港股通南下資金更顯增,反映升市主要動力是北水南下。正如本欄昨指,北水除炒作內地保險資金獲准藉滬港通買港股,更因內地欠投資出路、人幣貶值預期等因素。
惟同樣值得留意的是,港股動力實有兩枝「大水喉」,除內資還有外資。
6月底英國脫歐釀黑天鵝,但對環球沖擊較預期少,不少外資在過去個多月已密密低吸港股,尤其高息股。
直至近期,不少亞太區股市如台股、韓股等,亦紛紛挑戰高位,反映外資回流新興市場尤其亞太之勢,正日益明顯。外資重臨底因應至少有二。
一是環球資金續泛濫。美國經濟數據反復,外界料儲局9月難加息,就算12月終能加一次,與儲局原先放風的全年加息兩次為少,此還預視加息前路崎嶇,明年加息料有少無多;更關鍵是歐洲、英國與日本經濟仍乏力,加招松貨幣壓力有增無減,如此環球熱錢只會愈來愈濫,股市等風險資產,自然成追逐目標。
二是環球熱錢追落後。近年熱錢的首要目標是美股,惟美股道指突破萬八點後升勢乏力,皆因其市盈率已接近18倍,殊不便宜,甚至偏高,故不少資金在兩三個月前已先行轉戰歐股,近期則再將目光轉投相對落後的亞太股市,令港股亦受惠。
在內、外資催谷下,港股後市應有望續試高位。惟資金市既難估頂,更要防進銳退急,此潛在風險既來自外資,亦來自內資。
因近年外資對亞太股市的取向,是最後一步才買貨,但遇事則會最先在此割禾,若環球經濟金融再現波折,如加息風向突變、關鍵數據忽然走樣,恐急速推升外資避險意識,屆時亞太股市尤其港股,恐淪外資提款機。
資金市難估頂更防進銳退急
至於內資方面,既怕A股拖港股後腿,因不少北水南下主要是炒作A、H股價差,若港股續升但A股呆滯,兩地價差收窄,甚至倒掛,勢損內資來港「執平貨」意欲。且內資若流出過急,再惹中央擔心出現走資潮,或出招阻內資涌港,將削弱港股資金動力。
正因如此,投資者要搭今趟資金市順風車,既要有膽量,更要細心密切觀察內資、外資流向的風吹草動,更准確捕捉上落車時機。(文章來源:hket)
港交所(00388-HK)10月底將舉行深港通市場演習
鉅亨網新聞中心※來源:財華社
據香港交易所(00388-HK)上周五發布通告稱,將于10月29-30日和11月5-6日進行市場演習,以核實市場參與者是否已為深港通準備就緒。
港交所將于10月22-23日進行連接測試,以核實市場是否為接下來一個周末的市場演習做好了準備。
FROM鉅亨http://news.cnyes.com/news/id/3537511 http://money.udn.com/money/story/5641/1954413?ref=tab20160911
![13502083_1353144711366281_6559509375974079393_n.jpg 13502083_1353144711366281_6559509375974079393_n.jpg](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dolag/1473651408-1355974548_m.jpg)
+低價手續費 免出門好方便!!!